(資料圖)
近日,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團隊申報的項目《緩釋型明膠—葡聚糖三層膜的構建及其在扇貝保鮮中的創新應用》,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獲一等獎,其研發成果為水產品保鮮領域帶來綠色創新解決方案,引發廣泛關注。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作為水產品生產大國,產量已連續35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水產品易腐敗且腐敗機制復雜難調控,導致我國水產品腐損率高達15%,遠高于發達國家5%的水平,這不僅帶來食品安全隱患和食物浪費問題,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針對水產品腐損率高這一問題,我們團隊從扇貝保鮮入手,致力于突破扇貝保鮮技術瓶頸?!眻F隊負責人、南財大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糧工2401班萬欣豪告訴記者,當前,抗菌抗氧化可降解活性包裝雖逐步應用于水產品保鮮,但仍存在明顯短板:一方面,常用活性物質如精油、植物提取物為復雜混合物,其化學成分與含量受植物產地、提取方法及部位影響,導致抗菌抗氧化功能穩定性不足;另一方面,單層活性包裝膜對活性填料的控釋效果差,保鮮效果不佳,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針對這一行業痛點,項目團隊充分發揮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優勢,依托相關科研平臺,創新采用層層組裝法,構建出負載高純度抗菌和抗氧化劑的三層可降解活性包裝膜。該三層膜具備出色的抗菌與抗氧化能力,可顯著提升扇貝冷藏過程中的化學與微生物穩定性,將其貨架期延長6天。
延長保鮮期的同時如何兼顧營養與健康?“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的創新點集中體現在‘層狀控釋與雙效協同’及‘綠色高效保鮮’兩大方面。”萬欣豪介紹,層狀控釋與雙效協同機制,能有效抑制扇貝脂質氧化與微生物繁殖;綠色高效保鮮特性則基于可降解的明膠與葡聚糖材料,在實現保鮮增效的同時,兼顧營養維持與生態友好,為水產品保鮮材料研發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目前,團隊相關研究成果已在中科院1區SCI期刊《Food Bioscience》發表論文1篇。
“此次獲獎是團隊長期深耕水產品保鮮技術的成果,更是對我們從科研創新走向實際應用的肯定。”萬欣豪表示,未來團隊將進一步優化三層膜制備工藝與應用場景,推動該技術在更多水產品儲運流通中落地,助力減少“白色污染”與水產品腐損,為保障國家食品安全、推動水產行業綠色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夏思曼 施衛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石偉
關鍵詞: 最新資訊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