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內,農業AI系統實時生成農作物生長優化方案,工業檢測平臺精準識別產品瑕疵,多語言學習平臺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現場儼然成為AI技術應用的“演武場”。一臺能夠流暢使用中文、英文及越南語進行醫療問答的服務機器人引來觀眾圍觀拍照,智能醫療診斷系統展位前排起體驗長隊。
已是第二次參展的老撾AI企業代表帶來AI教育管理系統,可借助人工智能優化教育體系、提升教學效率,期待與中國企業在AI教育領域深化合作,開發更適配東南亞多語言環境的教育解決方案。
泰國參展商則對中國企業展示的人工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表現出濃厚興趣,希望引入中國的“城市大腦”技術,結合本地數據,打造更符合區域實際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本屆東博會推出的“AI會展智能體”可支持8種東盟語言,提供智能客服、導覽、會議安排等17類服務。馬來西亞參展商表示,它就像一位助手,能快速找到意向供應商展位,大幅提高觀展效率。
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雷小華認為,人工智能正在推動中國—東盟合作從傳統商品貿易向技術協作、數據共享與創新應用轉型升級。中國在算法、算力及產業鏈方面優勢顯著,東盟則擁有豐富的數字人口紅利與應用場景,雙方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
展會現場,老撾企業展示的本土語言AI模型已在當地投入使用,助力民眾跨越數字鴻溝;泰國公司推出的泰語AI引擎可實現政策、新聞與知識的快速檢索;中國企業則通過語音識別與實時翻譯技術,打破語言壁壘,促進溝通無障礙。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院長助理蘭偉指出,中國與東盟的AI合作已超越單純技術交流與項目落地,正在構建一種面向未來的新型區域合作范式。
展會期間,多家中國AI企業與東盟伙伴達成合作,內容覆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中國AI企業共拓東盟人工智能市場“藍海”-時快訊
- 每日觀點:比利·簡·金杯總決賽:中國隊不敵意大利隊無緣四強
- 看點:楊舒予獨攬25分 中國女籃熱身賽戰勝尤文圖特
- 頭條焦點:新華全媒頭條|譜寫向“綠”向“新”的協奏曲——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甘肅實踐
- 17部劇目27場演出陸續亮相武漢 共演“靈動長江”_新視野
- 藏粵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啟動 全面投運后每年可輸送超430億千瓦時電能
- 每日報道:2025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暨國際博覽會在穗召開
- 冰箱非“保險箱”!小心餐桌上的“健康刺客” 獨家焦點
- 銀行科創債百日規模近2500億元 中小銀行加速入場 科創債發行持續放量擴容_每日速看
- 【獨家】王楚欽:現在男線有一定困難,但我認為中國乒乓球隊依舊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