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李鐳
號稱有史以來九成消費者支持羅永浩“錘”西貝預制菜似乎告一段落。
(資料圖)
除了西貝自身要承擔輿論嘩然所導致的門店生意下降外,其十余年親密合伙伙伴、在國內品牌營銷領域鼎鼎大名、想要比肩麥肯錫的華與華同樣迎來成立20多年的最大危機。
天眼查顯示,華與華成立于2004年1月,此次參與戰斗的哥哥華杉持股53%,弟弟華楠持股47%。華與華官網顯示,深耕中國市場22年,每年創造超級案例,同時還貼出了50多個知名品牌,備受爭議的西貝就位列第一排,可見華與華對西貝的重視程度。
服務西貝十年合計收費6000萬元,每年600萬。
晚點LatePost在2022年發布的《華與華兄弟:賣符號和詞語二十年》一文所述:華杉還定下來不少規矩,看似高傲,實則也是出于效率考量。華與華并不主動招攬客戶,拒絕比稿,只等客戶找上門來,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當有意向客戶找上門來,提出想要見華杉,員工會告知對方,“華杉的時間只屬于已經付款的客戶,只對他們負有義務“。想要見到華杉,必須先簽約付費,每年六百萬起,不然只能由公司合伙人接待。
外界后來所知道的是,2013年,賈國龍在飛機上看到華與華的廣告,從此后兩個人與兩家公司就走向了長達十年的親密無間。華杉后來回憶:“賈總一見我,就說自己是定位理論的忠實信徒。如果你也是,我們就合作;如果你不是,我們就不合作”。華杉說自己不是,但“賈總‘騰’一下站起來,說你嘴上說你不是,其實你是”,華杉說,“當時就被賈總的這個邏輯感動了,看在錢的分上,我就不跟你爭了?!?/p>
《華與華兄弟:賣符號和詞語二十年》一文稱,華與華每年以三到四千萬預算給自己打廣告,比如航空雜志和機場廣告牌。華杉用對外打廣告代替了多數廣告公司的市場部。北上深的機場都有標志性的華與華廣告。
常年燒錢霸占機場廣告及航空雜志,無疑打造出華與華兩兄弟的“超級符號”。即便多數人對于華與華并不了解,但數年如一日廣告營銷,你只要在熱門城市飛行,想不看見華與華都很難。
在華與華的官網上,公司表示,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在成立以來一些列品牌營銷案例中,西貝莜面村排名第一。
這足以顯示,在華與華的超級符號品牌孵化其中,在華氏兄弟的點睛之筆操刀手上,西貝都是含金量最重的前幾名。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能與一家機構合作十年,而且還想著未來十年能從西貝手上收1-2億,都表明兩家公司的深度默契感早已超越大多數甲乙方。
然而,羅永浩對于西貝的巨大沖擊之下,華與華實則也面臨著與甲方一樣的經營困境。
誠如羅永浩所指出的,在甲方血流不止時,身為智囊軍師角色的華與華卻鼓勵甲方,繼續上,別停。
不僅把甲方拖至深淵中,連本應該踏踏實實做好服務提供足夠智商和情商的乙方華與華也掉進陷阱,可怕的是,這一陷阱的搭建與設計,華與華也添磚加瓦了。
羅永浩說,華與華已經道歉了,他個人與華與華的恩怨已經過去。
但羅永浩更是指出了華與華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即,如何讓還沒有成為客戶的知名企業相信華與華的能力?
這多少像在品牌營銷領域成名了數十年的大師,僅僅在一招一式間就輸掉了應有的基本能力。
也難怪外界好奇,這就是大師的水平?或大師原本就是虛妄?只是包裝太過?
羅永浩直播時的原話很嗆,這句話驗證了華與華所面臨的信任危機一點不比西貝低:“以后別的企業再用華與華,產生的可能就是大家會懷疑那個品牌是不是智力有問題,腦子有問題?!?/p>
顯然,華與華更大挑戰在于,不管是聘請做過戰略合作的企業,還是準備合作的企業,以后該怎樣介紹兩兄弟的江湖地位?如何破解羅永浩口中的大腦智力?
在豆瓣平臺上,華杉可謂著作等身,既有讀書筆記,又有講透論語、資治通鑒、孫子兵法,這位本該作為行業大師級的巨星,沒想到翻車翻得如此之大。(港灣財經出品)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威騰電氣:中民投鹽池儲能電站項目一次并網成功
- 如何利用銀行的市場情報進行投資決策?_每日熱點
- 焦點速讀:大中礦業:公司擁有雞腳山礦區探礦權100%所有權
- 看熱訊:龍虎榜 |漢維科技上漲11.82%,一線游資東財拉薩東環路第二買入292.77萬元
- 信息:新世紀集團(00234.HK)授出3020萬港元貸款
- 當前聚焦:襄荊高鐵通車進入倒計時 賦能沿線高質量發展
- 中國AI企業共拓東盟人工智能市場“藍?!?時快訊
- 每日觀點:比利·簡·金杯總決賽:中國隊不敵意大利隊無緣四強
- 看點:楊舒予獨攬25分 中國女籃熱身賽戰勝尤文圖特
- 頭條焦點:新華全媒頭條|譜寫向“綠”向“新”的協奏曲——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甘肅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