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天冬。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蘊一味“甜”
天冬,又稱天門冬,以根塊入藥,具有潤肺滋腎功效。作為天冬的道地產區,內江天冬種植歷史可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1400余年,《新唐書》中就有當地官員將天門冬煎(中醫方劑)作為土產進貢的記錄。
一般來說,中藥味苦,內江天冬卻是一味帶甜的中藥。

位于內江市東興區的天冬種植基地。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何內江天冬帶甜?答案藏在沱江流域的水土里:河谷地帶排水通透的沙質土壤,亞熱帶濕潤氣候的晝夜溫差,讓天冬有了積累糖分的天然條件。更難得的是,沱江水中豐富的礦物質與土壤里較高的微量元素(如鋅),進一步促進天冬塊根中多糖類物質的合成。
檢測數據顯示,內江天冬浸出物含量達94.15%,遠超其他產區,形成“清甜微苦”的獨特口感”

天冬蜜餞。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這份清甜,讓天冬早早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天冬燉雞、天冬蹄花湯成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而將天冬制成蜜餞的手藝,更是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潤一方“甜”
鑒于內江天冬在食用、藥用、保健等方面的開發價值,2020年,東興區將天冬產業確定為“一號工程”,著力打造天冬百億產業。
盛夏時節,行走在東興區的鄉村,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生機盎然的“綠色海洋”。當前,東興區已建成超50個天冬種植基地,累計種植天冬5萬余畝,約占全國天冬種植總面積的60%,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天冬之鄉”。

位于內江市東興區的天冬種植基地。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的源頭在于優質的種苗。近年來,當地全力攻關天冬種苗繁育技術,現已建成天冬種質資源圃和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收集全國各地天冬種質資源242份;同步突破組培關鍵技術,申請相關專利發明項2項;省級地方標準《川產道地藥材種子種苗分級 天冬》于2025年3月面向公眾征求意見,為天冬種子種苗質量把控提供科學依據和規范準則。

天冬種苗培育。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發展的成效,在村民的錢袋子上體現得最為真切。在東興區郭北鎮青臺村,村民李夢菊不但自己種植天冬,每天還去附近的青臺村天冬共享工坊上班。“目前來看,一年一畝地至少能掙2萬元,加上工坊上班的收入,比以前單純外出打工強多了,還能顧上家。”

位于內江市東興區的天冬種植基地。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放眼整個東興區,天冬等中藥材種植已吸引5000余戶農戶參與,戶年均增收超過2萬元。與此同時,1萬余畝撂荒地通過建設天冬種植基地得到盤活,吸納本地脫貧群眾等6000余人就近務工,核心村外出務工群體回流比例達到20%左右。
天冬,正成為讓一方百姓日子越過越甜的“甜蜜”產業。
傳萬里“甜”
“這是我們東興區的天冬啤酒!采用中藥材天冬精制而成,既有啤酒的清爽口感,還有天冬的成分……”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內江館東興區展區熱鬧非凡,不少觀眾對融合了中藥材的啤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天冬產品亮相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這杯啤酒的背后,是內江天冬產業鏈的延伸圖景:天冬膏、天冬蜜餞、天冬護膚品……田間的藥材,正沿著加工鏈條變身多元產品,將這份“清甜”送往千家萬戶乃至海外市場。

天冬膏。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東興區已引進、培育50余家天冬經營主體;創建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7個,建成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基地7個;通過開展天冬全產業鏈質量提升工程和GAP認證,推動建立天冬歐盟國際標準。

琳瑯滿目的天冬產品。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走出去的不只是產品。從消博會到進博會、農博會,從香港、澳門到越南、土耳其,50場展會上,“內江天冬”的招牌越擦越亮。而在本地,天冬種植園成了采摘園,中醫藥文化街區串起體驗項目,游客們嘗著天冬蜜餞,聽著千年貢品的故事。天冬,已從一味藥材,逐漸成為可看、可品、可帶走的文化符號。

2023年2月,內江十三小于東興老街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內江天冬的故事,從來不止于“甜”,它藏著一座小城對產業的堅守與創新。未來,這縷清甜將繼續流淌,在產業鏈的延伸里、在文化的傳承中、在更多人的味蕾與記憶里,釀成更綿長的“甜蜜大業”。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良藥必須苦?這座四川小城用一味中藥做成“2025-09-09
- 觀速訊丨今年主汛期 華北雨季長度和累計雨2025-09-09
- 中國氣象局發布9月中下旬氣候趨勢預測 這2025-09-09
- 每日觀點:喝一口水也得指紋解鎖 兒童指紋2025-09-09
- 中國首架C909醫療機交付 成立C9生命之翼航2025-09-09
- 每日消息!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2025-09-09
- 每日關注!珠海飛太原航班遇雷雨天氣備降石2025-09-09
- 中國氣象局:預計9月有3至4個臺風或熱帶低2025-09-09
- 大量需求缺口下,養老護理行業為何“留不住2025-09-09
- 兩部門:到2027年能源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體2025-09-09
- 熱點評!8個主要產油國決定自10月起日均增2025-09-09
- 熱門:《中藥生產監督管理專門規定》發布 2025-09-09
- 諾如病毒開始進入流行期 預防感染要做好這2025-09-09
- 從“飛起來”到“用起來” 2025智博會透視2025-09-09
- 快報:從“飛起來”到“用起來” 2025智博2025-09-09
- “痛金”受追捧,熱度能持續多久? 微動態2025-09-09
- 今日關注:年輕人自學心理咨詢漸多 專家:2025-09-09
- 農村教師“特崗計劃”20載:補短板 提質量2025-09-09
- 兩部門擬進一步加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召2025-09-09
- 中國首架C909醫療機交付 成立C9生命之翼航2025-09-09
- 今日熱訊:中國氣象局發布9月中下旬氣候趨2025-09-09
- 頭條:中國人民銀行與歐央行、瑞士央行、匈2025-09-09
- 快資訊:新疆民豐縣800畝治沙試驗田迎來首2025-09-09
- 山西高平文旅康養產業從“單點散狀開發”邁2025-09-09
- 中國人民銀行與歐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2025-09-09
- 山西高平文旅康養產業從“單點散狀開發”邁2025-09-09
- 每日熱聞!山西高平文旅康養產業從“單點散2025-09-09
- “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何2025-09-09
- “晉·見世界”旅游休閑城市對接活動舉辦 2025-09-09
- 工信部:將研究出臺“人工智能+制造”專項2025-09-09
- 創造中國電視劇制作多個紀錄 用“太行精神”拍《八路軍》
- 熱點評!13.2萬億元、50.6%……多領域活力數據折射經濟強大韌性與潛力
- 全國擊劍錦標賽|黃芊芊實現個人三連冠 今日看點
- 《技能照亮前程》丨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主題曲發布_微資訊
- 【聚看點】白露:秋涼漸至,正宜潤補(節氣與健康)
- 重點聚焦!(鄉村行·看振興)閩東“小紅都”煥新顏:環境變美了,人流進來了
- 視訊!8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公布連續4個月環比上升
- 香港賽馬會:相信賽馬運動能給香港帶來更多游客 焦點速遞
- 當前看點!“中國童裝之都”迎開學消費熱 智造轉型重塑競爭力
- 【上合天津峰會】聚焦上合天津峰會:點贊!中國品牌圈粉外國記者-每日快播
